來源:沈帥波
韓妝的輝煌和落幕,生動詮釋了什么叫“此一時彼一時”。
在90后剛剛開始接觸美妝、護膚的時候,基本每個大學寢室都有用韓妝的姑娘。悅詩風吟的綠茶水乳和散粉、謎尚的氣墊BB霜、伊蒂之屋的眉筆、菲詩小鋪的潔面乳……這些韓妝熱門產品是當年很多女孩的美妝啟蒙。
2012年韓妝開始在中國流行,當時沒有b站美妝up主、沒有小紅書美妝博主,也沒有李佳琦,韓劇才是年輕人的時尚風向標。
2012年韓劇《想你》熱播,女主尹恩惠帶火了“想你色”口紅;2013年《繼承者們》爆火,李敏鎬代言的悅詩風吟熱度走高;2014年《來自星星的你》上映,女主千頌伊用的“星你色”唇膏和IOPE氣墊成為爆款;16年《太陽的后裔》播出后,宋慧喬所用的蘭芝雙色漸變口紅銷售額翻了幾倍……
那是韓妝在中國最火的幾年,韓國代購賺得盆滿缽滿。2015年韓國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中國化妝品第二進口國(第一名是法國)。這一年,韓國向中國的化妝品出口額較2011年提升了9倍(5億元→50億元)。
韓國美妝品牌看中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紛紛布局中國。悅詩風吟從2014年開始,以每年100家門店的速度瘋狂擴張,巔峰時門店開了800多家。看到了悅詩風吟的增長勢頭,伊蒂之屋、呂、雪花秀等韓妝品牌陸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韓妝在當時的榮耀,和現在的頹勢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剛來上海那年,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悅詩風吟旗艦店相當霸氣醒目,但如今早已被備受Z世代追捧的泡泡瑪特取代。
7cB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www.ut100.cn
韓妝像颶風一樣席卷中國,又用比來時更快的速度離去。
2018年,菲詩小鋪退出中國線下市場;2021年,伊蒂之屋關停中國線下門店,原因是在內地的線下門店持續虧損,再不關停就要成為連累公司業績的“拖油瓶”。這兩個當年爆火的品牌退出后,韓妝品牌迎來了集中撤退:
2021年,IOPE關閉線下渠道;
2021年,貝玲妃退出百貨渠道,主做絲芙蘭和線上渠道;
2021年,KATE撤出中國線下渠道;
2022年,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停止運營;
2022年,悅詩風吟啟動大規模撤店,巔峰時的800多家門店只剩一百多家;
2022年,HERA關停線下門店,微信商城停止運營;
2022年,3CE中文官網關停,中國首店北京三里屯店關閉;
2023年,菲詩小鋪(上海)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注銷,該品牌2018年已退出中國線下市場。
突然火了,又突然涼了。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彩妝市場市占率前20品牌中,只剩3CE一個韓妝品牌,而3CE早已在2018年“賣身”歐萊雅。
與此同時,韓妝的口碑也180°大轉彎。韓國彩妝和護膚起步較早,價格很親民,款式也比較新穎,加之韓流文化的催化,在中國消費者對其自帶“完美濾鏡”。但現在,這些濾鏡已經“碎成渣”。
在韓流文化的巔峰時代,韓妝所呈現的肌膚狀態和妝面效果,備受國內消費者追捧。咬唇妝、閃亮亮的大臥蠶、一字眉……這些風格都曾風靡一時。但現在,韓國流行的“水光肌”被國內網友嘲諷“好像涂了豬油”,韓妝產品的風評也變成了“質量差”、“包裝廉價”、“功效不好”、“智商稅”……
在90后中風靡一時的韓妝品牌,很多00后連聽都沒聽過。
2016年薩德事件的爆發,是韓妝下坡路的開始。自此韓流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力減弱,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再出現《想你》《來自星星的你》那樣的大火韓劇。與此同時,很多中國消費者對韓國品牌的消費熱情快速冷卻。
這是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但不是韓妝落幕的全部原因。在我看來,韓妝敗走中國的根本原因,是過度依賴韓流文化和營銷,忘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忘了專注于產品。
韓妝的退場,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濾鏡破碎,沒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分析失敗的原因,可以先從當初成功的原因入手。當年韓妝之所以能拿下中國市場,主要是韓妝大部分產品都比較“親民”,很適合大學生和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同時韓妝品牌的包裝都比較小清新,很符合當時的審美,美妝理念也比當時的中國更加成熟。再加之韓流文化的催化,韓妝這股風吹遍了中華大地。
韓妝這些橫掃千軍的利器,恰恰是它后來敗走中國的原因。薩德事件后,韓流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力大幅降低,網絡平臺上韓國品牌聲量走低,美妝品牌也是如此。加之中國文化自信的提升,審美越來越多元,“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法則失效。韓妝和韓妝品牌祛魅之后,缺少“非它不可”的優勢。
論性價比,國產品牌崛起,大量便宜大碗的產品,質量不比韓妝差,甚至和韓妝品牌來自相同的代工廠;論品質,歐美大牌多到挑花眼,重噱頭輕品質的韓妝根本打不過真正的國際大牌;論款式,以“小清新”見長的韓妝已經跟不上中國消費者的審美……
理念轉變,功效為王
近些年,中國的美妝護膚理念逐漸走向成熟,消費者對產品和品牌的態度趨于理性化,更加看重產品的成分、功效和品質。
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護膚、美妝知識的了解越來越深,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成分黨”。艾媒咨詢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化妝品用戶較上年更注重產品成分與功效,對價格、品牌等外在因素的關注度降低。這樣的趨勢也推動著功效型護膚品的快速增長,修麗可、薇諾娜等品牌的受眾越來越廣,各大品牌也紛紛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
同時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法規,2022年5月1日起,國家藥監局頒發的《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正式開始實行,這標志著中國化妝品行業正式進入“功效時代”。
在大家看不懂成分的時候,護膚市場相對混亂,很多品牌靠概念、包裝和營銷打天下,這也是很多韓妝品牌的策略。
但當大家更加理性和科學地面對美妝、護膚的時候,韓妝的弊端被暴露——沒有什么優越的成分和明確功效,體驗感也并沒有多好。理念的轉變和專業知識的提升,讓中國消費者對韓妝“套路”免疫了。
韓妝衰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貨做得越來越好。能夠明顯感受到,國內美妝品牌在互聯網上的聲量越來越高。
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彩妝市場占有率前10的品牌中,有兩個是國貨;前20品牌中,有6個是國貨。花西子已經力壓美寶蓮、蘭蔻、阿瑪尼、香奈兒等歐美品牌,排名第4,僅次于巴黎歐萊雅、YSL和迪奧。
在韓妝風潮冷卻之時,國內彩妝品牌迅速崛起。2018年,直播帶貨和短視頻模式興起,以李佳琦為代表的頭部主播迅速成為潮流風向標,花西子、完美日記等國貨品牌借力帶貨主播和美妝博主,迅速打開線上市場。
在20年前,國產彩妝難逃低端、山寨的標簽。但近些年,國產化妝品也走出了潮流和精致感,不但在設計上更有特色,在品質上也毫不遜色。
例如,花西子有獨特的國風設計;薇諾娜有科學的敏感肌護理能力;佰草集有現代中草藥古方……特色鮮明的國產美妝、護膚品牌,各自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在這樣的趨勢下,韓妝腹背受敵,一邊是歐美大牌,另一邊是“國貨之光”,韓妝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7cB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www.ut100.cn
韓妝在中國的頹勢已成定局,但說“韓妝已死”為時尚早。
中國化妝品市場,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之一,韓妝品牌并不愿意完全放手。和此前不同的是,過去韓妝是一個巨大的賽道,但今天韓國美妝品牌的“集團性”已經消失,仍然堅守中國市場的韓妝品牌,和所有歐美品牌和國貨品牌站在同一個賽道里競爭。
2018-2022年韓妝大舉撤退在中國的線下布局,但并未完全放棄中國這塊蛋糕,而是將發力重點放在了中高端和線上,其中比較有代表性是LG生活健康旗下的Whoo/后,和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雪花秀。
近兩年,抖音和快手變成了韓妝的重要戰場。果集行研報告顯示,2022年抖音和快手兩個平臺,高端護膚市場占有率前三的高端護膚品牌,分別是Whoo/后、雅詩蘭黛和SK-II,雪花秀緊隨其后排名第四。
漂亮的數據仿佛驗證了韓妝品牌策略的正確性,但其實這背后也隱藏著問題。
一方面,韓妝品牌在抖音和快手采取的是大單品策略,靠明星單品撐起品牌銷量。比如Whoo/后的天氣丹套裝,雪花秀滋盈肌本護膚禮盒、蘭芝的隔離……單品的影響力大于品牌,單品賣得好,但帶不起品牌。
另一方面,高端品牌走達人直播路線,靠的是低折扣和贈品,但這和品牌定位相左,長期來看一定會消耗品牌力。靠達人直播缺少流量沉淀和品牌力沉淀,很難建立起自己的內容體系。雖然品牌也在嘗試自播,但從當前效果來看,并沒有形成爆發式的影響力。我隨機點進了Whoo/后在抖音的自播直播間,觀看人數50人,而同一時間國貨品牌花西子的觀看人數,是Whoo/后的10倍。
韓妝已經失去中低端市場,但中高端競爭更加激烈,中高端+線上的策略也難讓韓妝真正活過來。LG生活健康財報顯示,2023年Q1,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降低14.1%;愛茉莉太平洋財報顯示,亞洲片區中僅有中國市場銷售額降低,且下滑幅度超過40%。
韓妝最風光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斷臂求生但也只是處在尷尬的位置。雖然韓妝一直不愿放棄中國市場,但能否“力挽狂瀾”,時間會給出答案。
本文鏈接:http://www.www.ut100.cn/showinfo-102-23-0.html曾經跨維打擊的韓妝,如今敗走中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