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全國手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2%、銷售額達141億元……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披露春節期間(1月28日―2月4日)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相關數據,手機等數碼產品表現十分亮眼。
在北京,數碼產品補貼申領工作于春節前夕啟動,這是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中,首次對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三類數碼產品實施購新補貼。隨后,北京地區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也緊緊跟上,連番出臺的各類補貼活動為市民帶來切實福利。
有實惠:同款產品補貼與否價差明顯
“近來老人總是念叨手機電池耗電量快,反應也有些緩慢,想為他更換一款同品牌的新機型。”崔先生的父親,一直使用小米手機,目前這部用了近五年,該是考慮換新的時候了。
春節期間,崔先生聽說北京市推出了針對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研究一番后認為還是很劃算的。“要求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每件補貼15%,最高不超過500元。老人一般用中端機型差不多就夠了,這個價位挺合適的。”
記者進入用于補貼資格申領的“京通”小程序,找到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專區,依次領取手機、平板(含學習機)、智能手表(手環)三份購新補貼資格。按照規定,本人通過政策參與企業購買符合補貼適用品類商品時,于訂單支付環節享受立減補貼。目前四個線上平臺分別為京東、蘇寧易購、聯想官網、小米商城。這些平臺不約而同為國補開辟了購買專區,可以方便查看適用補貼的產品。
例如,在Apple產品京東自營旗艦店內,指定熱門產品可享補貼。iPhone16的128G原價5199元,補貼后為4699元。256G原價5999元,補貼后為5499元。但512G的原價已超出6000元,故不適用于購新補貼。記者在另一個未參與活動的線上平臺搜索同款手機,發現128G價格從5000元出頭至5700元不等,因無法使用補貼資格,確實存在明顯價格差異。
線下使用補貼資格也十分簡便,只要在支付前將二維碼出示給店員掃碼即可。目前補貼使用范圍已覆蓋蘇寧易購、聯想來酷、小米之家、迪信通、居然之家等線下門店。
有驚喜:優惠基礎上再打折誠意十足
“平臺和店面經常會搞優惠活動,說不定跟用了補貼比哪個更便宜。”記者注意到,對于數碼產品的補貼申領,有個別消費者持此態度。事實上,實施細則規定,此次補貼比例為剔除市場主體優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該細節被人們視作“誠意滿滿”。
“本以為是原價八五折,沒想到是店里優惠價基礎上再八五折,太開心啦!”消費者劉女士于線下直接購買了一臺華為平板電腦,“多”出來的優惠令她喜出望外。記者以她所購同款,12+256G的Air標準版平板電腦,咨詢位于西直門凱德茂商場的華為智能生活館。店員稱該款產品原價為3299元,可享店內200元優惠,折后價3099元,然后再使用補貼資格減去15%即465元,最終到手價為2634元。
不過,同款產品在不同店面,因自有優惠可能不同,到手價格也會有所差別。在望京凱德茂商場的華為智能生活館,記者同樣咨詢該款平板電腦,店員表示可享店內優惠300元,折扣價2999元,再減掉15%的比例450元后,到手價僅為2549元。“這款機型賣得很快,一些顏色容易缺貨,因為最近有國補嘛,確實很劃算。”
邁入南三環附近的蘇寧易購,“國補來了”“立減15%”“年貨節”等宣傳海報、立牌、條幅等隨處可見,在燈籠、氣球的映襯下顯得十分喜慶。雖是工作日的下午,位于一層的手機專區也并不顯得冷清。記者進入多個國產品牌手機店面,發現店員在推介產品時均會將“現在有補貼”掛在嘴邊。
在小米店內,店員向一位老人推薦REDMI Turbo 4手機,不同版本價格從2199到2499元不等。“今年剛上的新款,是店里賣得最好的。”店員稱,補貼活動對銷售促進明顯,沒有補貼時,每天從他手中賣出兩三臺機器,補貼以來每天能賣出七八臺,“有一半都是Turbo 4”。
附近的榮耀店內,店員正指導準備購機的顧客領取補貼資格。他表示近期手機賣得特別好,“每天能售出十幾二十臺,差不多翻倍了。”在店員們看來,國補比例為15%且不超過500元,由于能將補貼盡量“用足”,三四千元的中端機型最受歡迎。“顧客一看省了幾百塊,購買意愿立刻就高了。”
2月4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消費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七日,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類產品,累計銷售達7.6萬臺。而從全國最新數據來看,1月20日0時―2月8日24時,有2009.2萬名消費者申請了2541.4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有期待:型號覆蓋更廣使用流程更暢
補貼申領啟動初期,一些消費者反映,有心儀產品的價格雖在6000元范圍內,但未被商家納入適用國補的范圍,或小內存的可用補貼,大內存的不能用。不過記者發現,伴隨活動陸續推進,目前適用補貼的數碼產品型號已逐漸增多。
榮耀店內,店員指指柜臺,“擺出來的都能用補貼,價格不超就行。”在vivo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客服給記者發來詳細的北京地區適用補貼產品名錄。除了原價超過6000元、顏色短缺的個別機型,以及S20、S19 Pro等系列,其他機型幾乎都可使用補貼。不過與一些覆蓋更全的省市相比,還是略略偏少。
此外,有通過線上購物的消費者反映,購買數碼產品后,享受補貼的商品需要拆包激活方可交付。但激活系統不夠順暢,快遞員往往需多次提交。有時系統崩潰無法激活,到家門口了不能簽收,只得讓快遞員帶走,另約時間再重新派送。
記者咨詢期間,西直門凱德茂商場的華為智能生活館店員也告知,產品需本人前來購買,現場將機器激活。“不過這幾天激活系統出了問題,國補暫時用不了,需要等兩天再來。”
“需要盡快搶券嗎?”“還沒想好買啥,領完券是一直能用嗎?會不會突然失效?”“我也想知道……”記者注意到,數碼產品補貼細則中,有“本實施細則有效期至補貼資金使用完畢截止”表述,但具體到什么時候尚不明確。
同樣是在“京通”小程序上操作領取補貼資格,與數碼產品并列設置的北京地區家電以舊換新專區,目前也在同步運行。記者查看使用細則,發現家電以舊換新的補貼資格有明確標注,申領后有效期至12月31日24時。
北京市商務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尚無法給出數碼產品補貼活動的確切截止日期,但在6月底前都會持續招募參與企業。將綜合評估企業情況,及時補充、動態調整參與企業范圍。
別忘領: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多了四類
在啟動數碼產品補貼申領工作的一周后,北京市商務局于1月27日發布《北京市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二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冰箱(含冰柜)、洗衣機(含洗烘一體機)、電視(含激光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含家用燃氣壁掛爐)、家用灶具、吸油煙機、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微波爐等12類家電產品予以補貼。補貼標準為,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
對其中購買1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最終銷售價格5%的補貼,即達到20%。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空調產品最高補貼3件,中央空調按套計為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事實上,這可視作2024年即推出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接力”。記者比對去年政策發現,補貼力度方面基本相仿,而種類上則從以往8類,擴展到最新12類家電,多了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微波爐四類。
該政策對家電以舊換新的促進同樣效果顯著,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的春節消費數據顯示,假期前七日,家電類累計銷售2.3萬臺。今年有家電換新意愿的市民,別忘記動動手指,先領取補貼資格再下單。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魏婧
本文鏈接:http://www.www.ut100.cn/showinfo-34-4381-0.html激發消費活力,北京連番出臺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活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