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泰國首次開設工廠,以進一步推動其在東南亞及全球市場的銷量增長――海信集團近日宣布的一項出海舉措,勾勒出其志在“大頭在海外”的新戰略布局。
海外市場,是中國家電企業集體狂奔的新賽道。2024年,中國家電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家電整體出口量增幅達到20.8%。其中,空調出口量同比增長28.3%,冰箱出口量同比增長19.7%,洗衣機出口量同比增長14.2%……
2024年家電出口的顯著增長為2025年的持續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以空調為例,最新產業數據顯示,2025年2月家用空調出口量達到866萬臺,較去年同期激增38.6%。
家電企業加速海外擴張
新年伊始,當許多家電企業仍沉浸在節日氛圍中時,美博集團已迅速行動。其位于廣東順德、安徽安慶和蕪湖的三大生產基地在正月初四即提前復工,全力備戰市場需求。得益于新年發展規劃和戰略布局的快速落實,美博集團一季度整體產量同比增長36.84%,實現了“高效運行,開局加速”的強勁勢頭。
根據《2025年全球家電市場趨勢報告》預測,全球家電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8年達到1.2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維持在4.5%。報告還指出,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從2018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35%,這一顯著增長主要歸因于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積極擴展。
不過,有專家提醒,盡管2024年家電出口表現優異,但仍需警惕多重挑戰。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可能對家電出口構成壓力;同時,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如原材料價格波動和物流成本上升,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構成挑戰。此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法規、文化差異及消費者偏好也對企業本地化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中國家電企業并未因挑戰而退縮,反而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全球市場。
一方面,眾多中國品牌通過海外建廠和拓展銷售渠道,正在構建更加穩固的全球化體系。以海爾為例,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30多個工業園和100多個制造中心,覆蓋美洲、歐洲、東南亞等多個地區。這些布局使海爾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同時有效規避貿易壁壘。
海爾還深諳本地化運營之道,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和消費者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如在印度市場推出的小容量冰箱,以及在巴基斯坦市場推出的適應高溫環境的空調產品等。這些本地化策略不僅幫助海爾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信賴與好評,也為其在全球市場的持續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中國家電企業也在緊跟新技術、新趨勢。智能家居、綠色家電這些新興領域,成了中國企業的新戰場。像海信的激光電視、格力的光伏空調等,靠創新贏得了市場。
新興市場成為主戰場
近年來,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日益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海外擴張的主戰場。
海信正將新興市場視為重要發展方向。2月6日,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與泰國總理佩通坦的會面凸顯了海信在泰國的深度布局,其投資不僅限于生產領域,還涵蓋了研發和銷售,旨在當地打造一條完善的產業鏈。
而美博空調在2024年海外銷量突破150萬套的基礎上,2025年進一步加大了對美洲和非洲市場的拓展力度。僅在1月,美博就在南非、埃及、加納等地獲得了9萬套意向訂單。
此外,自2月4日起,美國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額外關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家電企業在新興市場的產能布局。
東南亞地區尤為吸引中國家電巨頭,海爾智家、TCL智家等國內領軍企業紛紛在此設立生產基地。海爾智家在泰國春武里建設的空調工業園年產能達600萬套,一期工程計劃于2025年9月投產;TCL智家則宣布在東南亞新建生產基地,預計新增冰箱產能100萬-140萬臺/年,總投資4.9億元。不僅大型家電企業,小家電企業也積極行動。浙江比依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國羅勇工業園建設的工廠即將試產,一期產能約300萬臺,預計達產后總產能將達700萬臺,這將提升其全球供應能力并優化產品結構。
產業在線分析師楊潔指出,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將成為未來家電出口的重要增長點。這些地區人口紅利顯著,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根據《2024年東南亞家電市場分析報告》,東南亞地區中產階級人口預計到2030年將突破3.5億,為家電市場帶來巨大增長潛力。
《2024年中國家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東南亞市場家電需求年均增長率預計為8.5%,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時,中東和非洲市場也展現出強勁增長潛力,特別是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產品需求旺盛。
可以說,新興市場的家電需求快速增長,正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重要增長點。通過本地化運營,包括海外建廠、設立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家電企業將能夠更好地服務當地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
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在加速全球化進程中,家電企業不僅注重產能擴張,還通過品牌建設等多元化方式提升國際競爭力。
海爾作為全球創牌的先行者,展現了其堅定的決心。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曾指出,海爾創業初期,國門之內尚無名牌。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家電企業大多選擇貼牌代工方式出海,這種方式相對快速,但海爾卻選擇了全球創牌這條投入大、風險高、回報周期長的道路,旨在打造屬于中國人的世界名牌。從1991年起,海爾大規模進軍國際市場,先歐美后東南亞、中東非,歷經25年,直到2016年才在海外市場實現盈虧平衡。
如今,海爾的品牌溢價效應日益顯著。海爾品牌家電已進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5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第一品牌,品牌份額是第二名的1.57倍。在海外市場中,每10臺中國品牌家電中就有6臺是海爾品牌。
除了美的和海爾,格力、TCL等中國家電龍頭企業也在海外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家電企業的出海創牌不僅幫助中國家電品牌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還逐步改變了“中國制造”低端廉價的刻板印象,推動了中國品牌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型的深入推進,家電出口有望持續增長,為中國制造業全球化注入新動力。業內專家預測,2025年將是中國家電企業全球化進程的關鍵節點。在這場“出海大戰”中,率先完成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轉變的企業,必將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王貝貝)
本文鏈接:http://www.www.ut100.cn/showinfo-34-4422-0.html家電企業加速海外擴張,東南亞市場成重要發展賽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