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發力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相關圖片」
西昌邛海一景。邛海邊有多處歷史文化遺存。
7月13日至14日,涼山原創歌劇《彝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連演兩場。在創作出作品十年后,《彝紅》重返涼山演出,引來當地觀眾及外地游客的追捧。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彝紅》獲得業界專家的充分肯定。據悉,該劇將進一步打磨提升,打造歌劇經典。
多彩民宿、精品博物館、豐富的DIY體驗、誘人美食……7月的大石板古村,游客眾多,熱鬧非凡。這里已成為挖掘和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文旅深度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樣板和“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涼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進文旅強州戰略,召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發力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取得明顯成效。
文化遺產傳承發展 “以文潤城”出實招
今年4月29日,西昌歷史文化名城有機更新項目主體工程完工。有著600多年滄桑歷史、擁有四川省最大木構城市群落的建昌古城,再次向世人展示其獨特醇厚的歷史風華。有機更新的過程中,通過恢復古城明清時期建筑原真性風貌,凸顯出文物保護與文化遺產傳承的統一。
近日,會理會議紀念地景區新添一條文化走廊,景區功能進一步完善。涼山持續開展紅色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不斷聚焦紅色主題、打造紅色文化品牌。
今年以來,曾入圍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的鹽源老龍頭墓地獲得不少關注。考古專家周志清等熱情洋溢進行推薦,彰顯出鹽源青銅文化的價值,更增添了涼山這片熱土的文化底蘊。
以上3個事例,體現出涼山推動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以文化人、以文潤城,塑造城市靈魂”的成效。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厚重多彩的涼山,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理念,深入挖掘文物價值,促進活化利用。
“為涼山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大文化力量。”7月10日,涼山召開全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要求“始終把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牢固樹立‘保護第一、傳承優先’理念,堅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要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上下功夫”。
扎實開展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是當前涼山文化領域的一件大事。據了解,涼山整合全州文博單位力量,組建普查專業隊伍18支、共397人,組建文物普查咨詢專家隊伍。目前,已扎實完成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一階段任務。
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文物資源大州,涼山在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二階段工作的同時,還將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類別,有針對性地開展茶馬古道、民族古建筑、脫貧攻堅等涼山特色文物資源專項調查普查。
廣闊的涼山大地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璀璨奪目,彝繡、彝族銀飾、彝族漆器、會理綠陶等享有盛名。發力非遺傳承保護,涼山通過舉辦非遺傳承活動、保護非遺傳承人、推動非遺進校園,探索出“非遺+旅游”“非遺+文創”“非遺+歌舞”等,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6月12日,涼山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暨第五屆非遺購物節在建昌古城舉行,“非遺保護·主題展”“云游非遺·影像展”“非遺美食·品鑒會”“非遺手工·趣體驗”“非遺集市·直通車”“非遺技藝·展演”“非遺服飾·舞臺秀”七大板塊,吸引眾多游客參與,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文旅深度融合 讓資源“活”起來“火”起來
7月19日,涼山州普格縣,2024年涼山彝族火把節暨“五彩涼山·夏季清涼”文旅系列活動啟幕,迎來了為期一個月的火把節盛宴。7月29日,備受矚目的火把狂歡夜主會場活動將在西昌市舉行。
彝族火把節是涼山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民族特色最濃郁的傳統節日,展現出涼山的獨特魅力。
獨特的不僅是火把節,涼山地處大香格里拉腹心地帶,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在這里流淌,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資源。
近年來,涼山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全域全時旅游,充分挖掘“彝海結盟地·五彩大涼山”深厚內涵,著力塑造“五彩涼山·夏季清涼”“冬季暖陽·涼山不涼”旅游品牌,打造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如今,到涼山旅游,全年無“淡季”、全域無“冷門”。
看機制。“文旅強州”是涼山“三大強州戰略”之一。涼山著力做好文化旅游這篇大文章,成立州文旅強州戰略工作專班并實體化運行,按照“東南西北中”五線齊抓的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利用大山大水增綠色、植彩林、建畫廊,吸引八方游客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林、冬玩雪。
以中線為例,涼山支持西昌邛海創建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加快螺髻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步伐,豐富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陽光康養、文化藝術、體育運動、節慶賽事等業態,打造大涼山陽光溫泉康養旅游精品線路。
看底蘊。涼山不僅貢獻了歌劇《彝紅》、舞臺劇《阿惹妞》等劇目,還培養了海來阿木等知名歌手。此次火把節活動中,多地舉行的音樂會、彝族服飾展、非遺展等引人注目,這些活動是外界了解涼山的一扇窗,也是對涼山多彩文化的展示與尋根。
看配套。近日,涼山州、甘孜州兩地文旅業代表、當地群眾相聚兩州交界處,共同慶祝最美國道227線甘孜稻城亞丁到涼山木里段通車,這條線將串起涼山州境內的鹽源瀘沽湖與甘孜州知名景點,助力文旅融合發展。如今,游客到涼山,可以選擇飛機、動車、高速客運等多種方式,出行更便捷。涼山著力推出的“寵客式”服務,讓游客流連忘返。
看業態。涼山通過內培外引,不斷豐富旅游業態,打造文旅新場景。走進新打造的西昌聽濤谷,藝術家園、松濤谷、月亮西等板塊各具特色,融合了文化演藝、藝術生活、智慧康養、親子游學等業態。
邛海邊的大石板古村,則通過充分利用村落中原有的資源,采用修舊如舊、修新如舊等建筑手法,重塑古村的質樸模樣,實現古村“活化”,讓沉睡的“老宅”重煥生機與活力。
據介紹,涼山還將大力發展“非遺+旅游、戲劇+旅游、音樂+旅游、電影+旅游”,打造農文旅、文商旅體新場景,大力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運用AR、VR、元宇宙、區塊鏈等新技術,開發沉浸式體驗游等新業態、新產品,讓游客獲得更豐富的旅游體驗。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核心資源。涼山堅持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鑲嵌于全州各地的青山綠水舞動起來,深藏于涼山大地的優秀文化鮮活起來。當前,涼山正致力于將火把節國家級非遺項目打造成文旅超級IP,讓天南地北的游客盡情享受這場文旅盛宴。一幅既有激情火把,也有詩和遠方的畫卷,正在涼山大地徐徐展開。(藍天 何流 周靜 圖片由涼山州委宣傳部提供)
來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日報
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24/7/25/727c64432af84fbd85f6cb43e70a2541.shtml
本文鏈接:http://www.www.ut100.cn/showinfo-40-6103-0.html涼山:發力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今日辟謠(2024年7月19日)